聯系我們 | 加入收藏 繁體 | 簡體

關鍵詞: 香港  臺灣  澳門

中評數據:安心出行虛設 如何安心

发布日期:2021-11-12 12:38 来源:



圖1 “安心出行”推出以來香港社交媒體對其關注度及負面情緒按周變化(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)



圖2 今年2月及11月香港社交媒體對“安心出行”關注點比較(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)



圖3 “安心出行”推出以來佔香港社交媒體通關議題關注度比例按月變化(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)



圖4 “安心出行”應用程式推出以來累計下載量變化(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)

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/隨著香港特區政府持續為爭取兩地通關優化現有防疫措施,用於防疫追蹤的手機應用“安心出行”流動應用程式再次成為全港關注的焦點。11月起進入所有政府場地已強制使用“安心出行”掃碼,除長者、兒童等少數特殊群體外不再允許填寫身份紙進入。另有消息指,本月底強制使用“安心出行”範圍將擴及全港所有食肆。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發現,儘管“安心出行”自誕生起就遭到數波泛政治化阻撓,但不少港人認為,港府對“安心出行”執行力度不夠才是最大問題,若不嚴格落實、改進,或將給通關後的兩地聯防聯控帶來很大風險。
 
  結合圖1、圖2可知,自去年11月“安心出行”流動應用程式推出至今已整整一年,每逢政府推出涉及“強制性”使用話題時,都會引起香港社交媒體大量關注,並相應激起一波負面情緒,此次亦不例外。但實際上,網民對“安心出行”的情緒反彈只不過是被人為政治化操作出來的議題,因為在政府執行相關政策之後,社交媒體中對“安心出行”的負面情緒就很快降低並低位徘徊。因而有不少網民認為,以“安心出行”為代表,港府過往在防疫政策上往往“害怕”民意反對,但只要執行下去、產生效力,多數民眾還是會願意遵守,故此批評港府動輒以“民意”作為政策執行不力的藉口,感慨這樣拖下去如何才能滿足通關要求。
 
  “安心出行”推出一年來的最大問題,在於該軟件能否真正做到追蹤疫情傳播、做到全港各區覆蓋,但數據顯示,恰好就在強制性、追蹤性這兩個方面的爭議最大。如圖2所示,相較於今年2月“安心出行”首度在全港食肆普及時的輿情,近半個月的關注點已經不再大規模聚焦在所謂“隱私洩露”領域,說明當時別有用心者的炒作、對抗早已破產。然而,社會上這股抵制、反對的力量並未消失,而是轉移到假冒“安心出行”或以舊手機、未插sim卡手機安裝“安心出行”以逃避追蹤和聯繫等其它手段,故近日曝出多名政府公務員使用假“安心出行”的醜聞,就令不少港人相當憤怒,痛批政府長期縱容違法行為、連“自己人”都帶頭犯案。
 
  與此同時,“安心出行”強制性不足、形同虛設的問題一直廣受詬病。有許多網民注意到,在政府所屬街市強制使用“安心出行”後,人流大大減少,市民為圖省事紛紛轉向了不強制使用“安心出行”的超市與非食環署下轄的街市,直言如果“安心出行”不進一步擴大強制範圍至其它公共場所,依舊起不到追溯傳播鏈的功能,香港本地防疫漏洞仍然不小。此外,少數媒體炒作“安心出行”強制化對長者、露宿者與兒童等弱勢群體帶來的不便,對此輿論認為,這根本不是什麼難題,只要政府掃描身份證或以其他簡便記名裝置代替即可,根本沒必要因噎廢食。
 
  隨著兩地恢復通關進程逐步推進,港府提出以“安心出行”記錄連結“港版健康碼”,香港社會各界都開始意識到“安心出行”的作用越來越重要,該議題佔通關議題關注度的比例在近2個月內已升至四成(如圖4)。同時,近一個月內“安心出行”應用程序的下載量繼今年2月後再次進入一個快速上升期,目前下載量已接近700萬次(如圖4)。有觀點指出,在防疫、通關這種頭等大事面前,市民的自覺固然重要,但行政強制力量的推動才是關鍵,如果連港府對一年來“安心出行”以及其它防疫追蹤措施都採取鬆、軟、散、慢的態度,怎麼可能引導社會自覺遵守?怎麼可能得到內地防疫部門的信任?
 
  中評智庫認為,“安心出行”流動應用程式如果形同虛設,應當是阻隔香港與內地進行防疫對接的重大障礙之一,也會是導致兩地通關局面長期無解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兩地通關當然不能建立在高風險之上,如何將“安心出行”流動應用程式有效應用,或者與其它流動應用程式配合使用,成為讓港人安心、讓內地放心的通關利器,香港特區政府還要花大力氣。此外,香港在外防輸入、檢疫管理、精準圍封、追蹤溯源上恐怕還存在不少問題,都需要抓緊時機徹底處理。我們清楚,香港輿論當前圍繞是否通關進行激烈的博弈,一些人在鼓吹“兩地不通關香港經濟反而獲得大發展”、“通關只是少數人的利益”、“有通關要求者只是香港人的零頭”之類的謬論,竭力切割兩地關係。如果特區政府信以為真,或者在泛政治化炒作面前畏畏縮縮,致使兩地通關繼續拖延下去,必將遭受主流民心民意的反噬!長期不能通關的香港,必然成為國家發展的包袱!


 

相关推荐

咨询热点




協會動态| 兩岸交流| 媒體報道| 共識期刊| 會務公告| 關於本會| 聯系我們| Copyright © 2018-2021 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總會香港分會 版權所有